学部动态

首页  >  学部动态


致母校

2010届郭凯斐(现就读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

 

金苹果。没有因为升入了高中,这个名字就疏远了,因为我的高中校门口也有一个金色的大苹果,不过这个不同于金苹果学校的稍稍倾斜,它是端正的立在石台上的;还因为我高中化学老师一次跟我说,他曾经帮助过金苹果当年建校。所以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说变换的是学校的位置,学校的老师,学生。当然,这是我最初升入高中的想法,无非是利用这种寻找相似点的方式来缓解升入高中的不适应。可见,初中生活会在高一新生身上留下的印记。

   

     2006年,我进入金苹果学校,开始了初中生活。那是一种完全有别于小学的学习生活。首先我开始住校了,父母不再是天天见着,见着的是一位准时给我拉闸断电的生活老师。其次我的同学不再是清一色的上海人了,准确点说当时我们班级里就3个上海人。要一个班级的人开始各操自己的家乡话,不明白的人会以为我们在开联合国大会。上了高中,班级里外地人倒成了稀罕事。他们要都使用上上海话,我会感觉自己特多余。所以说,初中同学背景的多元化使我感到一种以前没有过的大融入。再一个不一样就是台上讲话的少有校领导了,多的是与我一般大,但穿得西装笔挺的学生了。升旗仪式学生,晚会是学生,竞选大会是学生。关于着西装,我不知道女生是如何想的,反正男生们是很向往的。这是一次可以通过着装来显示自己“重要身份”的好机会。往往是当天有体育课的学生到了体育课也不会换上运动装。体育老师问起这灰色校服群里的一点黑时,那同学准会有两种回答方式。(至少,我是这样回答的。)

1. 老师,今天我在主席台发言了。课间没有时间回寝室换衣服。

2. 老师,今天下午我要在会议中心参加活动,要提前换上衣服。

无论是那一种回答,学生都达到了将自己区别于穿灰色校服的“普通同学”的目的。有意思的是,隔壁寝室同学的奇思妙想。到了初二,他们中还没有人给予要穿西装差事,他们居然约定星期五中午回寝室一起换上西装,以这种着装散学。那天我在校车上看着他们从窗下走过,脸上漾着得意的微笑。总之,西装不是每一个同学可以随便穿的,尽管每人衣柜里放着一套。它不是简单的被放置着,它代表了一种优秀,一种追求。预备那会儿,就是看着台上那些穿帅气西装的学长们才努力学习的,不然那么小个孩子,学习积极性哪有那么高。第一次穿西装是上台领“金苹果”奖,头一天晚上光红领巾不知就熨了几次。真有机会第一次穿西装了,就想每星期都穿,不想脱了。所以就鞭策自己要保持优异的成绩。后来我有机会当主持人,穿着西装在全校师生面前主持升旗仪式。高中三年下来,反观那时笨重,僵硬的主持,我是没有勇气的回播当时录的视频的。但是我知道,当时我是以穿西装的“优秀”二字来要求自己的。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在会议中心边上的天桥壁上挂了这么一幅大字:优秀是一种习惯。金苹果就是使用这样方式,潜移默化的将学习的能量注入学生的心里,往往是比陈旧的课堂教条来得行之有效。

 

当然,以上的不同都是在金苹果开始学习,生活后才体会,观察到的。我想对于每一个初次进入金苹果的同学来说,最直观的不同应该属校园的广阔与美丽了。要是下午放了学,吃个晚饭后想绕着校园闲情散步几圈,你会发现要不了几圈,上晚自习就会迟到了。初入初中,连个小大人都算不上,一脸小学的稚嫩,还保留着小学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金苹果的校园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滩,我在滩上拾贝,拾起一个美丽的却发现不远处又落起另一个更好的。吃过晚饭,就是我的探索时间。我和同学一起爬上操场尽头的锅炉房房顶,向房顶下扔媒块;蹲在单杠的沙坑里,挖埋在沙底被我们误认为是“恐龙化石”的石头;钻进学校前面两片树木里,露出胳膊来喂蚊子,就想一睹毒蚊子到底能长多大。当然,你千万别以为我们初一,初二还在做这些幼稚的事。那段时间,发现了体育馆边上连着的图书馆。我的小学也是有图书馆的。不过只有星期三的一节语文课我们才可能上到五楼的图书馆去看一节课的书。与其说那是个图书馆,还不如说是个阅览室,藏书不过数百,还都是那些书页发黄的旧书。等一知道金苹果的精致量丰的藏书时,一放学就不去瞎转悠了,兜里揣个小本本,煞有介事的握支笔,在图书馆挑本书,边看边做起笔记。现在才知道那样无系统的看书,就如走马观花,过眼云烟,当时记住了,后来就都给忘了。现在能想起来的,就是自己吃过饭后等图书馆开,一看看到图书馆理员关门为止。至于,看了些什么,还真什么也记不上来。不过我要感谢金苹果这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不在于它的藏书给了我什么知识上的储备,而是就凭着它的壮观给初入书籍大厦的我一种对书本的崇敬感,应该说培养了我对看书的这个活动的兴趣。

 

上面提了很多的不同点,现在就来提提共同点。小学,初中,高中各类的活动是不陌生的。义卖,运动会,竞选,晚会班会......小学不懂事.什么事都是听老师的安排.我们有的是参与活动权,但不存在策划权.高中时人大了,想法多了,但是弄活动的激情少了.我高中的所有活动几乎是参与同学手捧各种测试卷,边写作业边活动的。光光是将同学从座位上叫起就是要花大力气的。在金苹果的四年,的确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想想连续两个星期每天5点起床,练长绳,为的是夺回初一的年级第一;向一下午课的任课老师请假,排练音乐剧;到食堂去师傅,学习油炸类食品帮助义卖的销售;为了老师过生日,早上6点出校门给她买爱吃的豆沙包。高中的活动始终有带着镣铐跳舞之嫌,而初中这些活动解放了我们的思想。

 

现在,当时初中的同班同学大多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但要是有个机会能聊上几句,准会聊到在金苹果时那些忘不掉的事情。

 

最后,我想利用这个篇幅来感谢一下我的几位老师。其实这么做是存在风险的,因为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会遗漏掉一些对我有重要影响但是没有被我提及的老师。(这是任何一本书的作者同样面临的问题。)小学时,我骨子里有很强的一股但是现在看来错误的观念,认为外语的学习是种“崇洋媚外“的行为。因此我当时的英语学习只能说是为了保住排名。可是到了金苹果,我的这种思路被颠覆了,在此我必须得要感谢当时的这种颠覆,要不然我现在不可能在出国的路上行走了。这种对外语的学习突然上升到迫切然后兴趣的时机,我的英语彭老师那时在班级里做了决策,她让我们周末都去买本高阶英汉词典,并告诉我们英语的学习只要一个老师就行,那就是手里词典。下一个星期同学来上学里还真的几乎人手一本的高阶英汉词典。那时我就疯狂的爱上了翻词典,老师课上讲我一边听着一边翻着词典。有时同学们会很吃惊的发现当老师要某单词的精确意思时,我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甚至快过有电子词典的同学。这不是因为我翻得快,而是我上课逐渐养成了翻词典的习惯,基本上她课上到哪儿,我的词典就跟到哪里。当时翻弄的那本词典还在我的书桌上放着,中间我自己修修补补好多次。现在要问我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时,我想我会马上迸出”牛津高阶“这四个字,当然我也一定会想到是谁将我领上深入英文学习的道路上的。

 

还有一位是我的数学钱老师。我高中时不喜欢我的数学老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初中的数学老师。因为我忘不掉钱老师当时对我指导。我用“指导“这个词一点儿也不过分,就像运动员的教练一样,他在时刻的关注的变化与成长,及时地给予我生活学习上的指导。我们俩常会去学校的小树木聊天,聊人生,聊理想。有一句话我是记的最牢的,他说:一个人如果想到帮助别人,就一定要让自己能力变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帮助更多的人。看到这里,读者一定会揪心,这是一位数学老师?的确,他是数学老师里最好的教育家,是教育家里最好的数学老师。初三那会儿,他退休了。我们班级的男女生哭成一片。我没有哭,毕竟是个男生嘛。可以我心里明白,我失去了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导师。中考的时候,他放心不下,还回学校到找到我,递给我一沓数学教辅书,让我拣着练习,在考前的最后几个月对各大题型来个突击。这沓沉甸甸的教辅,现在还放在我的房间里。

 

正如我前面讲的,感谢一定会有遗漏。初中还有许多优秀执教的老师,对他们我有着无法言语的感激。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的工作,却不经意的在他/她身边的学生里种下了种子。我很幸运,初中彭老师,钱老师为我种下了种子。

 

祝愿金苹果桃李满天下。

 

—— 致一段过去了,但终究不会逝去的初中四年。

 

 

20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