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2020年首场“教育者论坛”在上海金苹果学校举办

      2020年1月11日,由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第一教育“新媒体、浦东新区教育局主办的“教育者论坛”在上海市民办金苹果学校隆重举办,这是“教育者论坛”第十一季,走进上海金苹果学校,在我们建校20周年之际,以“民办教育的常青树——金苹果”为主题,上海金苹果学校创办人、亚龙集团董事长张文荣,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前女排国手、上海进才中学副校长李国君,《收获》杂志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开纷纷登台,带来关于儒学、写作、体育等不同风格的演说。

图片.png

“儒家文化是幸福的文化,是对悦、乐的追求。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

“写作能力是打通各个学科、不同职业的通用能力,良好的语言运用更能有效提升一个人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写作能力,让你拥有更多机会突破职业局限的天花板,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好人、读好书、打好球,锁定目标,向着人生的标杆直跑。”


图片.png

国家督学、上海市民办中小学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国顺主持本次论坛


图片.png

上海金苹果学校创办人、亚龙集团董事长张文荣


“个性强、特色优、国际化程度高。是金苹果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20年,金苹果学校为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播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向全国各条战线及海外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人才,张文荣说:“学生不能死读书,我们要培养有用的人,特别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张文荣特意提到了德育,“在学校里的德育中,我们要求学生学习法律,懂法、爱法、守法、尊法。如果一个人明白法律真正的含义,一辈子就不会走弯路、走错路。

好习惯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张文荣还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例子,“比如家里物品的摆放,不管是创可贴还是指甲钳等,一定要有序。我们想找东西的时候,一下就能找到。如果找不到,一次没关系,两次、十次、二十次……次数多了心情就会不好,可能会跟家人吵架,伤了和气。”因此,在学生在学习中,就要养成有序、有计划的习惯。

张文荣说,从金苹果学校毕业的每个学生,除了毕业证书,还有一本身体健康证书、一本心理健康证书、一本演讲证书,“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把书读好,还要了解社会,拥有在机会到来之时,把握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金苹果学校的初中部市区重点率约90%,高中部本科达线率87.5%;国际部99%的学生入读世界top100名校。


图片.png

前女排国手、上海进才中学副校长李国君

作为进才中学的副校长,李国君也对从金苹果学校考进进才中学的优秀学生给予肯定,“进才,进来的是人才,出去的是国家栋梁之才。”李国君说,教育,更重要的是做人。她结合自己打球、从教的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做好人、读好书、打好球的故事。


在李国君的儿童时代,女排精神已经传遍全国,“女排精神就是永不言败,永不言弃的精神。我在参加市体校的选拔时,并没有被看好,但在上场前,我默默记下了二传手的名字。轮到我出场时,我能叫出她的名字,就有了更多扣球的机会、更多表现的机会。我知道,我最终能够入选,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条件有多好,而是教练认为我的作风硬朗、意志品质顽强

高三毕业后,李国君并没有被选入上海队,不过凭借体育上的20分加分,复旦大学的法律系录取了她,学校老师还跟李国君的父母开玩笑说:“国君码子大,坐在法官席上肯定能镇得住。”但李国君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排球梦,她想北上解放军八一队寻找机会。上海队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又给了她一个星期的试训机会。“我当时就想,肯定是男排的技术比我们好,我就去找男排的队员沈富麟、鞠根寅,他们后来都是上海男排的教练,以劳动换劳动,我帮他们洗衣服,他们教我打球”李国君最终留了下来,但她只能穿“13号”队服,是队里替补的替补。

第五届全运会模拟赛,李国君与上海队一起去了杭州,在一场比赛上海队以0比2落后时,她主动向教练请战。“第一次教练没有理我,过了一会我就第二次请战,教练看了我一眼,我心想,这次他有反应了,我有机会。随后我去拿了换人的牌子,第三次问教练‘好调我了吧?’我终于得到了上场的机会,那场比赛,我们队也以3比2反败为胜。”李国君回忆说,如果没有那场比赛的三番两次请战,她也不会得到随后去国家青年队集训的机会。

1983年,李国君参加国家青年队的选拔,28人中只有12人能够留下,身高1.81米的她是倒数第二矮的,“我知道自己一直在被淘汰的边缘,条件好的队员可能会沾沾自喜,但不进步就是倒退,我只能加倍努力,比别人练得更多,最终我留了下来,并一路走到国家队。”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后,李国君因伤退役,回到上海后投身教育事业,“我一直认为德智体美劳的培养非常重要,体育、艺术往往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人聚在一起只能叫聚会,但心在一起,才是一个团队。团队建设,在体育、艺术方面更能充分展现合作精神。”李国君说。


图片.png

《收获》杂志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叶开

在叶开看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更需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打通各个学科、不同职业的通用能力,良好的语言运用更能有效提升一个人的专业素养。良好的写作能力,让你拥有更多机会突破职业局限的天花板,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提升写作能力,就要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叶开说:“在语文教育中,无论小学还是高中,学校里教授更多的是应用文写作,但我通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在学生的6岁~10岁阶段处于幻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更适合阅读幻想类作品,进行虚构类写作;10岁~14岁是探索期,这时候适合阅读的是探索类作品;14岁~18岁,我称之为人生中的逻辑期,经过前面几年的训练后,这一阶段的孩子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经过有效的训练,不管写论文还是写各种各样的应用文,都能一通百通。在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类型的阅读、写作训练,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更高。”叶开说,日常最基本的训练,就是写日记。 

叶开介向大家绍了自己的一位学生的故事,“我在教学生们写作时,会要求他们先起一个笔名,增强仪式感。有位笔名“梅若南山”小朋友,在有效的深阅读和写作的激发下,经常能写上万字的文章,他现在读七年级,在校内写出的作文,被全年级传阅。我把虚构写作称之为高维写作,一旦高维写作体系建立好,写校内五六百字的作文,就是进行降维写作,只要不离题,得高分并不难。

而进行虚构写作,还会有“虹吸效应”,叶开说,当一个孩子想写一篇科幻小说,涉及到量子力学、暗物质这些问题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去找相关的资料查阅,吸收其中的知识,比被动学习更有效果。



图片.png

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

在论坛开始前,黄玉峰校长特意在金苹果学校的校园里拍摄了一组照片,校园里“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这句话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受教育者享受幸福的能力和素质。而中国儒家文化是幸福的文化,是对悦、乐的追求。”黄玉峰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人的成长就像春天一样,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幸福是教育的根本,识字是读书之本、读书是学习之本、积累是创新之本、接受是研究之本、循礼是处世之本,学校教育更重要是的是人生教育,不但要关心学生的今天,更要了解他们的昨天、关心他们的明天。”

“所谓‘君子养成’,一是表明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君子,二是强调君子不是‘练’成的,而是自己‘养’成的。”黄玉峰说,“书法是一项重要的途径,写字可以培养耐心,颐养静气、陶冶性灵。”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学校每年都在校内举办书法作品展览,黄玉峰每年都为录取的学生亲笔书写录取通知。

每年假期,黄玉峰亲自带领学生外出研学,并在途中鼓励学生写诗,在不断的尝试、练习中,很多学生能写几十句甚至上百句的长诗,“他们从中收获了喜悦,收获了自信。我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人一辈子开心、幸福,要提高学生享受幸福的素质。”黄玉峰说。

图片.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