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金苹果论坛--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秘诀就在这两个字!



不想写作文?想写却写不出?写了又写不好?似乎成为不少孩子写作过程中的“三座大山”。许多家长或许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的孩子看了很多书、也很会说话,但为什么一到写作文提笔时还是愁眉不展?


3月11日,“金苹果论坛”跨年作文荟第三场精彩来袭,“大象老师”项恩炜和“成为学习者”团队就为家长详解了如何帮助孩子搬开写作中的“三座大山”。


在他们看来,提高孩子写作水平的秘诀其实就蕴含这两个字当中,那就是:


陪伴!


不少家长可能会问了,我天天陪伴着我的孩子,怎么还是没见他写作水平有提高?其实,很多家庭的陪伴时间往往在无意识中“溜走”,父母怎样做到有效陪伴?“大象老师”分享了这样几个故事,并给出了一些实用操作建议,家长们不妨对照自己孩子的情况实践一下!

“大象老师”项恩炜做客金苹果论坛,开讲提高作文水平的“父母陪伴术”

金苹果论坛-写作 (2).jpg

“大象老师”项恩炜(右二)和“成为学习者”团队联合创始人王宏(右一)、团队成员张平(右三)共同就为家长详解了如何帮助孩子搬开写作中的“三座大山”

金苹果论坛-写作 (3).jpg

论坛结束后,家长们咨询热情不减,继续和“大象老师”探讨孩子写作中的问题。


困难一:不想写


当孩子说不想写作文时,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家长就需要在日常的陪伴中细心观察,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问题藏在细枝末节中


“大象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曾经有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前来咨询,女儿每次一写作文就很抗拒。“大象老师”留心观察了一下,这个女孩写字握笔姿势有问题,再看一下女孩的手,甚至已经出现了骨骼变形的情况。原来,这个女孩从一年级开始写字起就没有形成正确的握笔姿势,久而久之,别扭的姿势让写字成了一个耗费精力的痛苦过程,而对于写作这项需要写大段文字的练习,自然心生抵触。这一极端的例子说明,一些看起来是细枝末节的习惯也可能会给写作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


巧妙化解孩子抵触情绪


还有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孩子面对写作,抗拒到在纸上乱画一气。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家长,你该怎么办?是看到这张纸火冒三丈,把孩子骂一通?还是有更好的处理办法?


“大象老师”建议,当孩子以一些看似过激的方式宣泄出抵触情绪时,父母要做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不妨先给孩子一个拥抱,等他平静下来,再为他分析,这种负面情绪背后其实蕴含着积极的意义:一个人只有对在乎的事情,才会流露出情绪。你生气着急,那是因为你想写好这篇作文。由此巧妙化解孩子的抵触情绪。


这是针对2年级学生的“大象作文”练习本。据“大象老师”介绍,练习本格子大,采用横排版,方便孩子写字,且很快就能写满一页,让孩子获得成就感。此外,练习本设计了图画区,鼓励孩子画图表达启动思维,增加兴趣。在本子的右下角,还设置有及时反馈,关键处有卡通象的奖励。家长不妨也为孩子设计这样一份特制作文纸。


“大象老师”想告诉家长的是,写好作文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让孩子明白,他有权写出世界上最烂的作文。这点看似和提高作文水平相悖,其实是让孩子放松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尤其是对于初入写作大门的孩子而言,能写起来比写得好更重要。家长首先自己要调整心态,大可不必一上来就纠结于孩子作文的遣词造句等细节问题。


困难二:想写写不出


活动现场就有不少家长向“大象老师”提出这样的困惑:孩子思维活跃,喜欢看书,平时也挺能说会道的,但一旦要下笔成文,就似乎没办法把脑子里的东西很好地呈现出来。


“大象老师”分析,孩子从口头表达到落笔写作,其间的过程就好比经过一个“筛子”,不少信息在转化到纸面的过程中就被过滤掉了,而这些被过滤掉的内容可能是无效信息,但也可能是孩子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妙语金句。


打开孩子的多感官通道


“大象老师”分享了这样一个案例,有家长曾带着孩子来咨询,自己的孩子每次写作总是写不够字数,虽然有真实的经历体验,但是只言片语就能写完。


“大象老师”让孩子做了这样一个练习,请他在工作室内任选一本书,然后写下这个过程。


这是孩子第一次写下的文字:


当我在翻书的世界,我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一本名叫宇宙探秘的书。我对它很感兴趣,因为这本书关于宇宙科学的书。 


还能写出什么吗?孩子想想,似乎没了。


“大象老师”让孩子戴上一个眼罩,请他摸一摸、闻一闻这本书。随后,“大象老师”换了一本差不多厚度的书给他,孩子立刻敏感地察觉,这不是刚才那本书!


为什么?孩子告诉“大象老师”,刚才的那本书封面有凹凸感,书本里有折页……基于这次的观察,孩子又在文中补充了一段文字:


它的封面有点突出来。里面有个折页。里面有图片,没有英文,没有诗。在翻书的时候有沙沙的声音。书上的味道有点像爸爸头上的味道。……


第二部分的文字是不是生动形象了很多?“大象老师”分析,那是因为孩子调动了触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写作其实就是一个打开孩子多感官通道的过程,这些通道一旦打开,孩子的妙语金句自然会喷发出来。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打开通道?


在“大象老师”看来,很多孩子说得好但写不好的原因在于,他在表达的时候往往是无意识脱口而出的。作为家长,就要帮助孩子觉察到刚刚自己说了什么。比如,对于孩子的一些好的想法和表达,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再重复一遍,或者请他写下来,让他作为小老师,自己理顺这段文字,让孩子形成捕捉脑海中有价值的想法并落笔成文的意识。慢慢地,就积累起属于孩子自己的一个词汇素材库。


其实,家长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无时不刻都能唤醒孩子的感官。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活动时,不妨多问一句,“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让孩子说出他的观察和思考。


“大象老师”想告诉家长的是:


1、写作的秘密,从觉察开始。


2、写作是打通与自己、世界的连接,成为完整的人的过程。


困难三:写了写不好


文采不好?

培养孩子有意识地阅读、体验


不少家长总有这样的疑惑,自己的孩子看了不少书,但写出来的文字总是干巴巴的,文采不够。


“大象老师”分析,多阅读和写好作文之间,并非直接的转化过程,其间还需要孩子进行有意识地阅读、体验。何为有意识地阅读、体验?


“大象老师”分享了一个经典的咨询案例,有孩子每天回家雷打不动读40分钟报纸,但作文水平始终不见提高,问题出在哪里?


“大象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请孩子在书上挑选一段觉得不错的文字,请他把这段文字看一遍,想象自己就是作者,在说这些话,并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画面。


然后,让孩子拿出本子,以作者的心态写下这段话,再对照原文,逐字推敲自己刚才写的文字。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孩子会发现,作者很擅长用丰富的动词和形容词,确实很形象;作者写的时候有好几处转折,但自己写的时候就是平铺直叙了。


在此基础上再尝试着写一遍,孩子的表达就会比第一遍好很多。


其实,这样的练习在家中也可以进行,每天无需太多时间,但效果要比只是泛泛阅读好得多,因为这个过程培养的是孩子有意识阅读、体验的习惯。


结构混乱?

数清脑海中的画面


看到一个作文题,应该怎样构思?“成为学习者”团队教师张平就以“成长”为例解析了作文的构思步骤。


  • 先确定整篇文章要传递什么


不少学生看到作文题的第一反应是脑海中蹦出很多事例,但又不清楚如何把这些事例有机整合。其实,学生首先需要确定的是想要通过整篇文章向读者传递什么信息。比如,想通过“成长”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在生活中学会自立。


  • 在此框架下寻找素材


在这个基础上,孩子进一步思考,有哪些具体的特定场景下的自己可以呈现出自己“成长”的过程。有孩子回忆,从某一天开始,自己起床不再需要妈妈叫,而是自己调好闹钟准点起了,这就是一个“成长”的案例。


  • 数清事件中的画面


进一步梳理这个具体案例,让孩子尝试着数出脑海中的几个画面。比如,当时听到闹钟后有没有立即起床?当时心理活动是什么?终于克服惰性起床后想到的是什么?……让孩子先写下这些画面的关键词并按重要程度排个序号。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面对作文题一下子没有思绪,家长不妨和孩子先聊聊,引导他说出想表达的意思,以及想呈现的关键事件、关键情节等,对于一些关键的点,不妨用“数画面”等形式做个笔记,帮助孩子理清思路。


立意不高?

探讨思辨性话题提升思维品质


“大象老师”举了一个自己课堂上的案例,在带领学生进行主题词阅读的过程中,在探讨到“母爱”这个话题时,一开始,学生眼中的“母爱”无非是妈妈为我做饭洗衣,背着我去医院……甚至为写作文还绞尽脑汁编造素材。“大象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日常生活中,你难免和妈妈顶嘴赌气,事后心里掠过一丝内疚,这份内疚是不是“爱”呢?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类似的思辨性话题,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聊聊,引导他从不同角度阐述想法,提升思维品质。长此以往,作文的立意自然会提升。


编辑:第一教育 欣驰